貔貅乃瑞獸之一,又稱之為避邪,短翼、卷尾、鬃鬚、突眼、長獠牙,是最強之催財風水吉祥物。 貔貅對催財、改運、趨邪、護身有特效。



在傳說中;貔貅曾幫助黃帝打敗蚩尤,古代除舞龍、舞獅外,亦有舞貔貅。

在道教「請神寶誥」文中,謂有一神衹名諱為「先天轄落靈官王天君」,在上天除負有雷神之職,更統有百萬「貔貅神將」,負責天上巡視工作,類似人間糾察工作,飛騰雲霧,號令雷霆,降雨開睛,穿山破石捉妖精,收瘟攝毒伏群魔,防備妖魔鬼怪、瘟疫、鬼魅擾亂天庭。

在漢書“西域傳”上有一段記載:“烏戈山離國有桃拔、獅子”。孟康注日:“桃拔,一日符拔,似鹿尾長,獨角者稱為天鹿,兩角者稱為辟邪。”辟邪便是貔貅了。



傳說貔貅是龍生九子的第九子,能騰雲駕霧,號令雷霆,降雨開晴,相傳有辟邪擋煞,鎮宅之威力。龍生九子,神通不一。

貔貅因為獨角渾圓的長相十分討喜,個性又聰明伶俐,所以很得玉皇大帝的疼愛,被留在玉皇大帝身邊當小寵物,久了慢慢被慣壞,貔貅開始變得調皮驕縱,常惹出麻煩。

有一天,牠更大膽的隨地亂大便,剛好被走下龍椅的玉皇大帝踩個正著;玉皇大帝非常生氣,就一巴掌把牠的屁股封起來,再也不準大便了。

由於玉帝幾個兒子各有不同飲食喜好,小么兒貔貅則專吃金銀財寶,被玉帝一打,金銀財寶「只進不出」之後,「招財神獸」的傳說也因此流傳開來。



史記還追述了一個故事:4000多年前,黃帝指揮馴養過虎豹、熊、羆、貔貅等猛獸的部落,在阪泉(河北涿鹿縣)打敗了另一個部落的首領蚩尤。由於板泉之戰比較著名,所以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將它加以記載。

除了《史記》外,中國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跡的《尚書》,在《牧誓》篇中也曾敘述,距今3000多年前,周武王的部隊“如虎如貔”,在牧野大敗商紂五的軍隊,一直到後代,還用貔貅比喻勇猛的軍士,戰無不勝。在佛教中,貔貅還被用為地藏菩薩的坐騎,但是被稱為“諦聽”,但是從造型上看與貔貅無異。



另據大熊貓專濃家張和民教授稱在古籍中,大熊貓被稱為貔貅(pixiu)。《史記·.五帝本紀》中,敘述了中國“五帝”之首的黃帝,他的國號為“有熊氏”,不僅尊重熊這種野生動物,而且能將熊(黑熊)、羆(棕熊)、貔貅(大熊貓)等野生動物明確區分開來。





貔貅的造型

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,是如鳳凰、麒麟一樣分有雌性及雄性,雄性名為“貔”,有傲視群雄、展翅高飛的威力,代表事業運;雌性名為“貅”,成為守財、豐收、儲蓄、金庫的象徵,但現在流傳下來都沒有分為雌雄的了。還有古時貔貅是分為一角或兩角的,一角稱為“天祿”,兩角稱為“辟邪”,後來再沒有分一角或兩角,多以一角造型為主。在南方,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“貔貅”,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“辟邪”。致於“天祿”則較為少人用以稱這類瑞獸,還有些人將它稱為“怪獸”或“四不像”等。



貔貅的造型很多,難以細分。經過朝代的轉變,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,龍頭、馬身、麟腳,額下有長須,兩肋有翅膀,會飛,且兇猛威武,如有短翼、雙角、卷尾、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,突眼,長獠牙。到現在常見到、較為流行的形狀是頭上有一角,全身有長鬃卷起,有些是有雙翼的,尾毛捲鬚。



地藏菩薩的坐騎,也是地藏菩薩的護法。人稱「諦聽」、「地聽」。相傳,諦聽有「坐地聽八百,臥耳聽三千」的神通力,是地藏菩薩在渡生做事時的先鋒部隊。 





貔貅神獸

貔貅乃是風水鎮宅、化煞轉禍為祥之神獸。最擅化解五黃煞、天斬煞、穿心煞、鐮刀煞、屋角煞、刀煞、白虎煞、陰氣煞《如墳場、廟宇、鬧鬼地方 》、二黑病符星。 貔貅具辟邪、擋煞兼旺財三大功用。



貔貅有一個特殊嗜好就是聞錢的味道,尤其它很喜歡去咬路人的錢,把錢咬回去給主人以討主人的歡心,貔貅的長相類似獨角獸,對於喜歡求偏財的人或是收入是屬於佣金制、獎金制的人,貔貅就可以發揮很大的功能,不僅能旺財且具化煞之效力,家家戶戶必備之鎮宅之寶。

想要增加財運的,可以「養」一隻貔貅,但由於牠個性高傲,不喜歡一天到晚見到陌生人,所以不能讓別人知道您有養貔貅,不然牠一不高興,就不吃財寶了。而且傳聞貔貅愛睡覺,所以如果一段時間仍財運欠佳,還可以用力搖牠,叫牠醒來好好工作。



招財貔貅面須朝外,只要放在有小量金錢的地方就可以,例如抽屜,或是經常存放現款的地方,當主人財運受損時,貔貅還會託夢提醒主人,而且牠很忠心,不能亂送人,不然牠會帶著您的財運一起跑掉喔!

香港人認為貔貅要玉質的才有效,但大陸則除了玉之外,碧璽和水晶的貔貅也很受喜愛,而台灣則多半以水晶和玉為主;因為大家比較認識三腳蟾蜍,所以也有些貔貅被雕刻成三隻腳,強調是金蟾蜍的近親,三腳貔貅可是台灣特產的呢! 
參考資料
知識+網站蒐集整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珍心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